治疗方法:
以自拟苍耳鼻渊煎为基础方。方剂组成:苍耳子、白芷、桔梗、辛夷、藿香、石菖蒲、鱼腥草(各药用量按年龄、患者体重而定)。
水煎服,每天1剂,复煎2服。胆经郁热者加龙胆草、茵陈;肺经风热者加黄芩、葛根、连翘;脾经湿热者加猪苓、泽泻、滑石;
肺脾两虚、湿蕴化热者加诃子、黄芪、党参、细辛、泽泻。并配合高负压鼻窦置换术治疗:运用YY0100-93型电动吸引器,负压调至40kPa,以05%醋酸可的松眼药水3ml,025%氯霉素眼药水8ml混合后作为1次一侧鼻的置换液。
用1%麻黄素收缩下鼻甲后,自前鼻孔滴入置换液,以淹没所有窦口为宜,将带有空心橄榄头的皮管接于吸引器的吸嘴上,术者用手指封闭患者一侧前鼻孔,将空心橄榄头塞紧对侧前孔,嘱患者有规律地发“开、开”之声,3秒钟后迅速移去,再塞入,反复进入6~8次。
如是双侧鼻窦炎,可用同法治疗对侧。术后患者立即坐起,15分钟内不可用力擤鼻,隔天置换1次,10次为1个疗程。
化脓性鼻窦炎属于中医的“鼻渊”范畴。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由外感风热邪毒,或风寒侵袭,久而化热,犯及鼻窍;或邪热侵犯,内伤于胆,蒸灼鼻窦;
或湿热内犯,脾胃为湿热郁固,清气不升,浊阴不降,灼损窦内肌膜而致;或肺气虚弱,治节失职,脾气虚弱,运化失常,湿浊内聚,久郁化热,循经上达窦窍而成鼻渊。
以自拟苍耳鼻渊煎为基础方,方中苍耳子、辛夷、白芷辛散风邪,芳香通窍;石菖蒲、藿香芳香行气,辟浊化湿通窍;桔梗宣肺而排脓,与清热解毒的鱼腥草同用,治疗呼吸道的化脓性感染有良效。
头痛明显者,选加祛风清利头目的蒿本、葛根等;脓涕量多腥臭者加龙胆草、野菊花、蒲公英;鼻塞失嗅、下鼻甲肥大黏膜肿胀明显而伴汗多疲乏者,加黄芪、诃子、白芍、莲子补益肺脾之气而收敛固表,僵蚕、全蝎化痰散结而有刺激肾上腺皮质的作用,减轻鼻阻。
配合高负压鼻窦置换术治疗,对化脓性鼻窦炎确有相当不错的疗效,较之单用高负压鼻窦置换术治疗,疗效明显提高,尤其有助于缩短病程,改善鼻塞头痛等症状,并且符合“治病必求于本”的中医治病原则。